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科建设

2019年山西省高等学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息采集表

2019-06-27来源:浏览:
  

2019年山西省高等学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信息采集表

高校名称: 山西大学 (盖章)

专业名称: 音乐表演

**码: 130201

专业类: 音乐与舞蹈学类

专业负责人: 邱怀生

联系电话: 13015385968

山西省教育厅制


填表说明

1.采集表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准确严谨。填报内容不得有空缺项,如无内容应填“无”。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页码清晰。

3.采集表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


一、所在高校基本情况

二、报送专业情况

1.专业基本情况

2.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

3.3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升学)情况

4.3年本专业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和支持情况

5.专业定位、历史沿革和特色优势

6.深化专业综合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7.加强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8.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9.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跟踪调查结果和外部评价

三、下一步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的主要思路及举措


一、所在高校基本情况

学校名称

山西大学

学校代码

10108

学校办学

基本类型

□地方院校 部省合建高校

公办 □民办

在校本科生总数

24061

3年年均本科招生数

6127

专任教师总数

2138

专任教师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比例

50.7%

生师比

11.3

具有硕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

92.5%

推进高水平本科建设整体情况

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山西大学面对新时代本科教育新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始终将本科教育置于学校工作中心地位,注重顶层设计,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凝神聚力建设“6加强版”一流本科教育。

营造改革氛围,加强顶层设计。学校召开了“山西大学学习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专题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出台《新时代山西大学强化本科教育行动方案》,明确了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方向与措施,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提供了行动纲领和工作指南。

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内涵建设。学校出台《山西大学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实施方案》,实施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已撤停25个专业。全面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积极组织开展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申报。主动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以山西文化旅游专业群建设、多学科融合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大数据+管理”试验班为切入点,推进新文科、新工科建设,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

修订培养方案,加强标准建设。学校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重大修订,坚持问题导向、对标一流,重点找准差距、取长补短,在严格压缩学分学时的基础上,将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六卓越一拔尖”2.0版、三级专业认证体系特别是工程教育认证的新标准、新理念、新要求融入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坚持价值引领,加强课程建设。学校坚持遵循“两性一度”标准,积极开展“金课”建设,着力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教育课三位一体的大思政教育课程体系。立项建设7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示范课程,开设“感知山西”系列通识课程,成为“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牵头学校。大力推进在线课程建设,深化课堂教学革命,2019年投入专项经费制作20门精品在线课程,建设39门省级线上、线下精品共享课程。

深化双创教育,加强实践教学。学校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实施科研训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特别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坚持合作共赢、开放共享育人机制,深化双创实践和实训内涵,建设创意、创新和创业“三创融合”协同教育平台和创客空间,全力打造双创教育升级版。

完善过程管理,加强质量建设。学校全面修订教学管理制度,严格毕业及学位授予条件,提高学生学业难度。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的首要抓手,出台师德师风奖惩办法。加强本科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组建新一届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持续开展教学检查督导,完善质量评估保障体系,全面开展质量文化建设。

学校关于本科

人才培养的重要

政策文件

(限10项)

序号

文件名称

印发时间

1

《山西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若干意见》

201112

2

《山西大学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实施办法》

20122

3

《山西大学创新创业学分管理办法》

201711

4

《山西大学本科专业优化调整实施方案》

20183

5

《新时代山西大学强化本科教育行动方案》

20194

6

《山西大学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工程实施方案》

20194

7

《山西大学关于教授、副教授参与本科教学的若干规定》

20196

8

《山西大学本科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与管理办法》

20196

9

《山西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

20196

10

《山西大学本科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

20196









二、报送专业情况

1.专业基本情况

专业名称

音乐表演

**码

130201

修业年限

4

学位授予门类

艺术学

专业设立时间

1962

所在院系名称

山西大学音乐学院

专业总学分

153

专业总学时

2770

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37%

本专业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比例

100%

注:以上数据填报口径为2018-2019学年数据。

2.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名

邱怀生

性别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学历

研究生

出生年月

1960.9

行政职务

院长

学位

硕士

研究方向和近三年

主讲的本科课程

研究方向:音乐表演

主讲课程:扬琴专业课

专业负责人现为山西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音乐与舞蹈专业分委会委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山西考级委员会主任,并多次担任全国扬琴专业大赛评委。201012月被聘为山西艺术研究创作中心研究员。

3.3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升学)情况

年份

毕业生

人数

境内升学

人数

境外升学

人数

就业人数

自主创业

人数

2018

162

40

10

4

108

2017

119

29

3

2

85

2016

102

25

6

2

69

4.3年本专业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和支持情况

类别

序号

项目名称

所获奖励或支持名称

时间

等级

授予部门

教学成果奖

1

声乐专业本科人才“三位一体”

优秀教学模式改革成果

2012

一等奖

山西省人民政府

2

教学名师与

教学团队

1

2

专业建设

1

2

课程与教材

1

实用乐理教程(修订版)

2016

------

人民音乐出版社

2

山西民歌

2016

------

山西春秋电子

出版社

3

新编山西民歌实用教材

2019

------

山西春秋电子

出版社

实验和实践

教学平台

1

2

教学改革

项目

1

2

3

其他

(限50项)

1

山西省第十三届“三晋之春”合唱比赛

优秀声乐艺术指导奖

2018

省部级

国家一级学会的专业委员会

2

山西省第六届校园艺术大赛

教师组

一等奖

2018

省部级

国家一级学会的专业委员会和省一级学会

3

山西省第四届校园艺术大赛

一等奖

2018

省部级

国家一级学会的专业委员会和省一级学会

4

2018香港爱乐国际音乐大赛

山西赛区专业公开组一等奖

2018

国家级

国家一级学会的专业委员会和省一级学会

5

第七届雏菊杯大学生艺术大赛

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8

省部级

国家一级学会的专业委员会

6

2018中国音乐“小金钟”全国二胡展演

优秀辅导教师奖

2018

省部级

国家一级学会的专业委员会

7

加拿大2018第二届英才杯国际音乐大赛

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8

国家级

国家一级学会的专业委员会

8

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一等奖

2018

省部级一等奖

省宣传部等组织

9

山西省校园艺术大赛

教师组

一等奖

2018

国家级

国家一级学会的专业委员会和省一级学会

10

2018亚太国际手风琴艺术节

指导教师一等奖

2018

国家级

国家一级学会的专业委员会

11

“琴韵三晋”第二届弦乐艺术展演

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8

国家级

国家一级学会的专业委员会

12

全国美育成果

演唱一等奖

2018

国家级

国家一级学会的专业委员会

13

唐韵嘉华国际低音提琴大赛

成人职业组独奏金奖

2017

国家级

中宣部广电部教育部中国音协

14

日本国际音乐公开赛选拔赛

青年专业组金奖

2018

国家级

国家一级学会的专业委员会和省一级学会

15

第八届亚洲国际艺术大赛选拨赛

青年专业组一等奖

2018

国家级

国家一级学会的专业委员会和省一级学会

16

“韩·中钢琴声乐大赛”选拔赛

专业组一等奖

2018

国家级

中宣部广电部教育部中国

音协

17

首届意大利吉利之声国际声乐大赛

钢琴伴奏奖金奖

2018

国家级

中宣部广电部教育部中国

音协

18

山西省第十五届“杏花奖”声乐表演奖

一等奖

2017

国家级

国家一级学会的专业委员会和省一级学会

19

东北地区首届管乐艺术展演暨第二届东北地区管乐演奏比赛

一等奖

2017

国家级

国家一级学会的专业委员会和省一级学会

20

“新加坡钢琴国际钢琴精英邀请赛”选拔赛

专业B组一等奖

2017

国家级

国家一级学会的专业委员会和省一级学会

21

“桑塔·塞西利亚”国际钢琴比赛选拔赛

专业组

一等奖

2018

国家级

国家一级学会的专业委员会和省一级学会

22

2017“金杯之声”三晋琴韵手风琴音乐周

重奏合奏组一等奖

2017

国家级

国家一级学会的专业委员会和省一级学会

23

东北地区第二届管乐演奏比赛

一等奖

2017

国家级

国家一级学会的专业委员会和省一级学会

24

19届桑塔塞西利亚国际钢琴比赛中国

(山西赛区)

一等奖

2017

国家级

国家一级学会的专业委员会和省一级学会

25

第八届全国施坦威钢琴比赛山西赛区

一等奖

2017

国家级

国家一级学会的专业委员会和省一级学会

26

山西省第五届“雏菊奖”西洋类

一等奖

2016

国家级

国家一级学会和研究会

27

山西省第五届“雏菊奖”大学生艺术大赛声乐类

一等奖

2016

国家级

国家一级学会的专业委员会和省一级学会

28

贝洛克国际声乐比赛

第一名

2016

国家级

教师获金钟奖、国际合唱节一等奖

29

长江钢琴2018全国高校钢琴大赛专业教师组优秀奖

优秀奖

2018

国家级

中宣部广电部教育部中国音协

30

十一届中国音乐

金钟奖山

优秀教师奖

2017

国家级

国家一级学会的专业委员会和省一级学会

31

长风之夜·共筑中国梦师生音乐会

师生音乐会

2017

省部级

教师专场音乐会(省宣传部等组织)

32

意大利里米尼独唱音乐会

独唱音乐会

2017

省部级

省宣传部等组织

33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晋商组曲

一等奖

2018

省部级

省宣传部等组织

注:1.专业建设指本专业获得省部级特色专业、品牌专业、一流专业等建设项目支持情况。

2.其他指本专业教师和学生获得的省部级及以上教育教学奖励和支持情况。


5.专业定位、历史沿革和特色优势

(限500字以内)

专业定位:以培养高端创新型音乐表演人才为目标,以服务国家和地方艺术及文旅事业发展为己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抓手,坚持“重传统、讲特色、求创新”,构筑基于专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音乐表演的学科整体优势,将其建设成为国内知名度较高的专业。着力培养具有音乐表演能力、音乐教育能力、音乐实践能力、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创新能力的高端创新型音乐表演精英。本专业现有;交响乐团、民族管弦乐团、混声合唱团、民歌合唱团四个专业演出团队。

历史沿革: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山西艺术学院,1962年山西艺术学院并入山西大学。1990年山西大学音乐系成立,后于1996年扩建为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于1962年创建本科专业,1998年获硕士学位点授权,2009年艺术硕士点申报成功。57年的办学历程中,有著名译配家、声乐教育家邓映易先生;小提琴教育家严福保先生;声乐教育家孟亨全先生等一批著名音乐家任教于此,并培养了景建树、姚恒璐、宋立忠等大批知名音乐人才。现山西高校音乐学科负责人全部毕业于本专业。长期以来,该专业根据招生特点、社会需求、地域特色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为山西省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和教育人才,奠定了在省内音乐表演艺术教育中的持续引领地位,也是国内综合性大学中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音乐学院,本专业2019年排名全国第19位(中国教育评价网)。

优势特色:山西被称为“民歌的海洋”,本专业积极打造以山西“民歌、民乐”为特色的实践学科,以汇通中西艺术精华、弘扬三晋特色文化为历史使命,突出文化共生下的音乐表演教学与研究优势,打造高端民族音乐人才培养重镇。该专业拥有专职教师58人,其中毕业于国内、国外著名音乐学院的表演教师(19)人。20196月引进“山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意大利帕尔马音乐学院Massimo Guidetti教授,并聘有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以及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意大利、日本等国的 40余名专家作为兼职(客座)教授。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设置合理,能够较好地适应教学和学科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学科支撑。同时,在服务地方文旅事业发展方面,音乐表演专业深入挖掘民间文化特色与优势,通过与省内外文旅职能部门的对接,落实地方文化助推产业发展等现实需要。此外,该专业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及山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中,体现出自身的服务能力,平均每年提供演出服务50余场,师生音乐会80场。并在对外交流中,多次代表学校出国访问演出,并得到了国际友人的赞誉。

6.深化专业综合改革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限1000字以内)

1)改革培养模式,建立“宽基础强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满足学生日益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加强学生理论创造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通过大量调研明确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和具体路径,设立了“课堂+舞台+讲台”的教学方式:“课堂”指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宽泛的音乐基础理论,“舞台”指围绕舞台进行实践教学,“讲台”指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及自身理解通过上讲台的方式进行讲解。并在尊重艺术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充分体现出“新、特、实、显”的特点。其中“新”就是具有学术前沿信息的最新教材,“特”指具有体现地方特色的课程,“实”是指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显”是指教学效果明显、教学成果显著。

2)改革课程体系,突出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音乐表演学科的课程体系没有实质性的改革和创新,单一的课程体系一定程度上禁锢了教师的教学理念,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2018年,学院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幅压缩专业课学分和学时。按照“核心课程精品化,方向课程模块化”的原则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改革,增加专业选修课数量和多样性,突出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包括:音乐创新能力、音乐分析能力、作品编创和表达能力、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音乐表演专业在传统实践教学基础上,全力构建特色表演理论及史论体系,研究本专业的创作演奏技法和山西风格作品的创作表演理论。以多学科视角深入研究地域音乐的文化内涵,将最新的研究成果、编创经验及时传达给学生。坚持鼓励教师带领本科学生参与编创、课题研究及社会实践。鼓励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科研立项、比赛获奖等途径,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教师举办学术讲座、同台展演等将科研成果和前沿学术资讯延伸进第二课堂。

3)改革课程教学法,鼓励“对话”机制教学及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改变过去满堂灌式的教学,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强调学生能力培养。比如“对话”机制教学,选择适合“对话”的话题,让音乐表演在教学中实现师生智慧的碰撞,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这种教学形式非常适合音乐表演类课程。而任务驱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去主动学习、创造性的学习。同时鼓励教师引入雨课堂、慕课等多种多样的新型教学平台和教学方法,加强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的师生互动和交流。

7.加强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限500字以内)

1)围绕“高水平”定位,多方面充实师资队伍。学院在师资引进中注重办学定位与师资队伍建设的契合度。近年来,学院采取培养和引进“双管齐下”的措施,鼓励教师到专业音乐学院或国外进修,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并积极引进有海外经历或经验丰富的高端教师人才,这些教师的加入将大大提高本科课程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此外,学院邀请多位国内外艺术大师来我校莅临指导,通过学术讲座或举办音乐会的形式,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业务水平。同时,通过科研项目研究的合作机制,倡导研究方向相近人员共同组建研究团队,鼓励跨学科建设与研究,将音乐与其他各学科进行联系交叉,力争进一步提升师资团队的研究层级。

2)大力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学院不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要求所有35岁以下青年教师参加,并邀请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家进行点评和指导,以利参照改进。

3)完善教研室工作机制。音乐表演专业包括五个教研室,所有专职教师都在教研室直接领导下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建立并完善了教研室管理制度,在修订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安排、监督教学质量等方面,教研室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4)建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本专业中西方音乐史、视唱练耳、和声曲式等核心课程组建了教师团队,在团队带头人的带领下,共同讨论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以此为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

8.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限500字以内)

1)不断完善教学规章制度。多年来,学院根据学校对教学管理的规定,并结合学院内部的教学特点,制定并执行《音乐学院教学管理制度》、《音乐学院琴房管理制度》、《音乐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制度》、《音乐学院科研奖励制度》、《音乐学院教师授课要求》、《音乐学院教师上课签到签退制度》等制度,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强化教学管理,严把教学质量关。

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与保障模式。坚持并完善学校-学院-教研室三级监控体系。建立了以党政领导、教学指导组和教学质量监控小组为主体的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立了学院领导听课、教学指导组听课、教师同行听课、学生评教等一系列监督反馈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三查、三评、三反馈”的教学质量保障模式。三查即开学首查、期中抽查、期末彻查。“三评”即开展评教、评学、评课专项活动。“三反馈”即向各系反馈、向教师反馈、向学生反馈。以此为教学质量提供全面保障。

3)狠抓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的落实。定期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更新教学大纲内容,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落实听课制度,加强考试巡视,检查教师教案、讲稿和教学日历,抽查试卷、论文批阅情况,审查教师新开课程。在教师队伍中,尤其重视年轻及新聘教师的培养,实行“助教制度”,新聘教师为老教师助课,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帮助新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召开学生座谈会收集学生意见和建议,了解教学活动及教师和学生对教学环节、教学方案、教学管理制度等的意见,进行督导和反馈。

4)加强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建立以学生入学人数、结构、毕业就业等信息为主的学生信息数据库;以教师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教师信息库;以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为主的教学信息库。通过民主生活会、学生评教、问卷调查、座谈会、学生信息员反馈等方式收集师生关于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定期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和反馈。

5)优先保障教学经费投入。坚持“优先改善办学条件”的原则,按照“预算到位、分配到位、使用到位”的要求,学院逐年增加教学设备专项经费和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的投入,且在经费安排上优先保证本科教学。三年投入经费共计300余万元,其中购置钢琴30架,150万元;更新音乐厅灯光音响设备,150万元。通过健全和规范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教学管理制度,近年来教学质量和效果也有显著改善和提升。


9.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跟踪调查结果和外部评价

(限500字以内)

近年来,本专业通过鼓励国内外升学、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等多方面努力,毕业生培养质量逐年提高,考研及出国深造比例有明显提升。

通过对本专业近三年毕业生培养质量开展跟踪调查和深度分析,结果显示: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就业率68.2%)和月薪(月薪6000元以上平均比例72.8%)较高,表明本专业社会需求大,服务社会能力强;就业相关度(平均比例88.7%)较高,表明本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程度较高;升学人数逐年增加(201631人,201732人,201850人),其中2018届考入国内一流音乐学院和国外音乐学院所占比例为34%,表明本专业为社会培养一流人才能力较强。

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外部评价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充分肯定,对学生的工作能力给予较高评价(满意度平均比例均为100%),表明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认可度。从毕业生视角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外部评价结果显示:毕业生对任课教师(满意度平均比例98.8%)、教育教学(满意度平均比例99.4%)和课堂教学(满意度平均比例99.0%)的总体评价都较高,表明本专业具有优秀的教学团队和高质量的教学水平。

三、下一步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的主要思路及举措

(限800字以内)

1.进一步推行并完善“宽基础强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将深刻研究新时代音乐教学规律,汲取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在已开设的乐理、视唱练耳、中外音乐史、音乐欣赏等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中,通过引名师入课堂指导教学、一课双师等提升授课质量,根据专业特点新设基础选修课,夯实并拓展理论基础。同时,在技能教学中,尝试对以往“一对一”个体授课进行导师交替教学、公开教学等方式的摸索,并逐步开设拓展学生技能的应用型音乐专业如电子音乐制作、流行声乐专业等。注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的接轨,实现教学与生产实践“零距离”对接。并以推进配套机制的改革,如导师制的落实、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等举措为保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音乐表演基础及专业课程和教学服务。

2.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音乐表演专业的课堂教学因为实践性较强,个体差异大,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始终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必须花大力气制定教改计划,确定教改课题,拟定教改方案以改进课堂教学。考虑到音乐表演基础与技能教育的不同性质,专业内不同门类的特性,改革中将适宜的采取示范式、研讨式和探究式的教学,并以差异化的形式注入示范和研讨式教学中。同时,加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进程,积极推进实用音乐辅助教学手段的研究与推广,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和多媒体教学的合理应用水平。并在改革中,向一流学校、一流专业看齐,为学生继续升学创造条件。把国内外专业交流学习常态化,不断开阔学生专业学习的思想和视野,加强学生的创作创新能力。

3.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改进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发动专业教师,在授课中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科学分析与比较,参照知名院校的优质教材进行合理调整,保证教材选用的先进性和科学性。鼓励有能力的教师根据课程改革要求,编写适合专业特点的教材。同时,切实落实“宽基础强技能”的培养模式,保证授课质量,提升授课水平。近年来,一些借助互联网而出现的新型课程形态和学习平台被陆续引入本科教学,在教师和学生中产生了很大反响,客观上激发出了改革热情。为此,我们将进一步打造精英化教学团队,建设精品视频课,同时积极引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雨课堂等一系列新型课程形态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鼓励教师学生利用新型课程形式和教学方法,拓展深化所学知识;鼓励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新的平台和教学方法,通过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的全面互动,拉近师生距离,改进教学效果。在授课终端,深入研究考试方式与方法,建立和完善专业基础课试卷库或试题库,逐步实现考教分离。建立本专业的教学质量检测与监控体系,确保整体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4.进一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面对音乐表演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学院将从学生大一开始就注重个人成长成才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目标性。在培养中,逐步加大实践性课程的设置比例,将实践过程量化融入培养体系中的学分制,将培养与升学、就业紧密挂钩。通过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加深对就业与发展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努力帮助毕业生找准期望值和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以此逐年逐步提升学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就业满意度。

学校意见与承诺

我校承诺,如获立项建设,将对该专业建设给予重点支持,安排充足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建设并给予充分的人员支持、物质保障、政策倾斜,并将加强项目监督管理,确保专业建设顺利完成,通过认定。

(学校公章)

2019621

省教育厅意见

(盖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