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专题
您所在的位置: 思政专题
交响清唱剧 江姐
歌剧《江姐》,取材于共产党员“江竹筠”为革命事业英勇就义的真实历史故事“江姐”以其撼天动地的英雄气概、超凡升华的儿女情怀,以《红梅赞》、《绣红旗》、《春蚕到死丝不断》的艺术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交响清唱剧《江姐》就是根据歌剧《江姐》改编而成的。交响清唱剧《江姐》保留了原歌剧中听众熟悉的主要唱段和旋律,将原来以叙述为主体,以人物间的矛盾展开为线索的戏剧体裁,按着清唱剧的结构特征重新构思,成为以抒情和刻画心理活动为主体的音乐体裁。删除了原剧中所有的对白以及以对白为主的第四场,将原序幕加七场的戏剧结构改编成了由序曲和四个乐章组成的清唱音乐结构,四个乐章的重点是江姐的五个中心唱段,多处交响乐段落发挥管弦乐的特点,突出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贯穿“主导动机”的音乐手段使音乐层次更加鲜明,也便于听众在没有对白的条件下,直接了解人物关系。
2000年10月,交响清唱剧《江姐》在北京一经推出就引起人们的热切关注。著名音乐理论家、《人民音乐》主编金兆钧在《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给予交响清唱剧《江姐》高度评价。
清唱剧是一种长于表现史诗性、社会性、英雄性题材的音乐形式,它起源于十七世纪初的欧洲,是一种用管弦乐队伴奏,包括合唱、独唱和重唱的大型声乐套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