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基地合作单位孝义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挂牌仪式暨“碗碗腔皮影戏的传承与保护”研讨会顺利举行
负责人:一审 阎征宇 二审 梁晓萍 三审 徐晓东
2025年4月7日上午10时,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山西大学艺术学研究院与孝义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联合举行了传承基地合作单位挂牌仪式。山西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刘维东,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艺术学研究院院长梁晓萍,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处长、副研究馆员王真,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基地“碗碗腔”皮影戏项目执行人、山西大学音乐学院讲师阎征宇,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基地“碗碗腔”皮影戏项目主持人、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李楠,孝义市市政协副主席王风雷、孝义文化旅游局局长秦惠琼,孝义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武姝君,孝义市文保中心一级主任闫晓春,孝义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馆长赵海江、晋源区文化馆四级编剧李博等人去到孝义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出席挂牌仪式,赵海江、刘维东、王风雷三人分别进行致辞。
挂牌仪式结束后,讲解员带领各位嘉宾领导参观了孝义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内部,以胜水宝藏—馆藏文物专题展、皮影展厅—明清皮影珍藏、“中国红”孝义市博物馆馆藏碑刻拓片展、皮影戏戏楼与戏台这一路线进行参观讲解,基地里陈列着的皮影作品精美绝伦,人物造型栩栩如生,线条流畅自然,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民间艺人的匠心独运,这些皮影默默诉说着过去的岁月,展现着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百态。
4月7日下午15时30分各嘉宾领导人与碗碗腔影戏艺人在音乐学院304会议室召开研讨会,从题材与形式出发,就山西省非遗传承的积极性与开展非遗文化项目进行商议,旨在通过协调各个单位部门的力量为孝义皮影戏碗碗腔传承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通过皮影戏碗碗腔影戏艺术的展出与传承传播背后的传统文化,结合现代发展元素为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而孝义为弘扬民间艺术,展示皮影深邃的文化内涵,目前能够通过简要的资料和历史遗物依托于博物馆这个平台对碗碗腔影戏做出一个呈现,以此再现碗碗腔影戏熠熠华彩,从中领略古老艺术之神韵。
16时40分在音乐学院101教室,以“山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碗碗腔”皮影戏”为主题,以《三晋之声—山西民间音乐鉴赏》这一精品通识课为平台,举行公开课讲座,由音乐学院阎征宇老师主持。
课上省非遗保护中心副处长王真就“非遗:刻在骨子里的文化自信”为主题进行发言,讨论了对非遗保护工作的推进与认识,展示了我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及各种类数量,同时强调了我国目前对于促进文化传承的重视,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
随后馆长赵海江向大家讲述了孝义皮影戏碗碗腔的历史溯源,列举了遗留的剧目剧本、表演技法整理与获得的相关学术成果,提出皮影戏碗碗腔在传承道路上面临的挑战,如传承人断层、剧目老套,由此从皮影进校园、打造活态传承创新平台、开发皮影文创产品三个方面提出了皮影戏碗碗腔非遗传承的新路径与方式。同时提及了碗碗腔皮影戏在不同时代的演变与传承,且随着朝代更迭,皮影的雕刻工艺愈发精湛,碗碗腔的唱腔也在吸收各地域音乐特色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与完善。
此外太原市实验晋剧团二级演员、刀马小生刘惠兰,三级演员王宝珠进行了山西与陕西两种唱腔的展示,让大家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皮影戏碗碗腔的特点与声音魅力。
课程最后皮影戏艺人胡发伟团队展示了皮影戏经典剧目《龟与鹤》,幕布上,龟与鹤的形象在光影交错中栩栩如生,精湛的操作技艺使大家沉浸于皮影戏的艺术氛围中。皮影戏艺人裴超鹏还以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形象为例,为大家展示了不同形象皮影呈现出的不同姿态,细腻传神,包括人物形象、走路姿态、性格特征等方面。
随后艺人们邀请各师生领导上台亲身体验,让大家更加近距离感受皮影戏的艺术魅力,参与皮影戏的操作体验、互动表演等环节,了解皮影戏舞台背后的故事。起初大家对皮影戏操作还不太熟悉,难以控制操纵杆,艺人们提到,想要做出灵活且流畅的动作,需要手腕的灵活配合,在艺人指导下,学生们逐渐掌握技巧。
这种与现代动画截然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给学生们带来了全新的审美体验,这次公开课展示不拘泥于说教形式,而是将古老且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以新颖活泼的方式呈现,“非遗进课堂”的形式使学生能够亲手触摸历史并了解其中内涵,文化传承便不再是历史上沉重的印迹,而是自然而然的吸引与流传,皮影戏的光影在幕布上不断流转,在年轻一代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记,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提供了新的活力。
走出碗碗腔皮影戏的世界,灵动的皮影、婉转的唱腔似乎仍在眼前耳畔萦绕。本此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基地挂牌仪式的顺利举行,及研讨会、公开课的讨论展示,是一次与传统文化的深度对话,也让学生们看到了民间艺术蓬勃的生命力。皮影上精细的雕刻,凝聚着匠人们的心血;艺人表演时专注的神情,饱含着对这门艺术的热爱与坚守。希望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能被更多人知晓、珍视,让碗碗腔皮影戏的灯火永远明亮,在时代浪潮中继续闪耀独特光芒,滋养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