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学科建设
培养管理
学术活动

学科建设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教学 » 研究生教育 » 学科建设

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音乐1352)

(2022年)

一.总体概况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山西大学艺术学院始建于1958年,设音乐系、美术系。1962年并入山西大学并组建山西大学艺术系,经过几代人60多年的不断努力,1998年音乐学硕士点获教育部学位授予权,2000年艺术学硕士获教育部学位授予权,2015年全省重点学科建设期满评估良好,2009年音乐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点获教育部授予权。本学科多年来以“融会中西艺术精髓、弘扬三晋特色文化”为宗旨,不仅成为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也成为华北地区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学术教育基地,其目标打造山西最优、全国具有影响力及区域引领示范作用的音乐学科。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向简介

1.培养目标:音乐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旨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专业知识、高水平专业技能和良好综合素养的艺术专门人才。该领域为艺术团体、院校、艺术基地、广播电视台站、文化馆站、各类媒体、文艺研究单位、政府文化行政部门等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2.培养方向:

(1)声乐演唱、音乐戏剧

培养具有高水平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能力的声乐表演艺术专门人才。能系统掌握各种演唱风格技巧,熟悉国内外声乐艺术发展及相关的文献作品的艺术人才。

(2)管弦乐器演奏

培养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圆号、小号、长号等乐器的演奏专业人才。熟悉本专业乐器发展史、演奏艺术及本领域器乐作品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演奏水平。

(3)中国乐器演奏

培养二胡、琵琶、古筝、扬琴、竹笛等中国乐器的演奏专业人才。熟悉乐器发展史、演奏艺术及本领域器乐作品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演奏水平。

(4)键盘乐器演奏

培养键盘乐器的演奏(伴奏)等专业人才。熟悉键盘发展史、演奏艺术及本领域器乐作品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与乐队合作能力的演奏水平。

(5)作曲

培养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作曲、和声、复调、配器、曲式与作品分析)等方向理论研究、创作实践的专门人才。能系统掌握作曲的理论知识,有较高水平的音乐创作能力。

(一)研究生规模

本学位点2022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总人数为378人,音乐专业录取人数为69人,其中硕士专业学位67人,博士学位2人;在读硕士研究生总人数266人(含博士),其中硕士260人,博士6人;毕业人数59人,学位授予人数58人;毕业生硕博连读3人,签订就业合同46人,就业率87.3%,整体就业优良、专业匹配度较高。

(一)研究生导师情况

截止2022年,本学位点共有专任教师71人,从职称结构看,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49人,讲师6人,高级职称占比49.8%;从学位结构看,具有博士学位23人,博士化率60%;从年龄结构看,50-59岁18人,40-49岁37人,30-39岁16人。总体来看本学位点高级职称比例较高、博士化率较高,师资力量雄厚。

二、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情况

本学位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已形成由学校党委领导,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等各职能部门指导,音乐学院党委具体负责实施,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专职辅导员及研究生党员77人全员入驻学生宿舍楼,确保思政工作及时到位,党员比例达到34.2%。

(二)思政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落实情况

1.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情况:

本学位点挖掘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中太行、晋绥边区、左权红岩谷民族声乐大赛基地等红色革命根据地的艺术创作等传统爱国主义题材,组织学生赴革命根据地参观革命史迹,了解革命故事,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学习革命先烈奋斗精神的同时,探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

2.思政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落实情况:

目前本学科专业“课程思政”覆盖率达90%。通过全方位的、“五育并举”思政教育,学生开始全面了解、喜欢山西历史文化,从而深化发生在山西的红色主旋律题材的艺术学研究。

(三)研究生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情况

1.研究生党建:

本学位点学生支部主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定期开展各类红色文化教育,有规范的组织各支部工作。如: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党院到太原植物园进行无偿演出,开展“师生共度中秋节”“观看红**”等主题特色活动。研究生党员积极参与到党员志愿服务队,参与社会服务。

2.校园文化建设:

(1)依托晋剧传承基地,学院组织支部到西山文化生态园进行《江姐》演出,营造思政与美育教育于一体的新型文化环境。

(2)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网络思政”;晋剧文化进校园、校园艺术节、以系为单位的研究生与本科生音乐会等活动,活跃了校、院文化建设。

(四)日常管理服务情況

1.全方位关注研究生健康及心理成长状况,建档帮扶特殊贫困家庭的研究生。

2.多形式、多主题、开展研究生安全主题教育,保障研究生人身财产安全。

3.加强宿舍卫生安全管理,建设舒适、安全、和谐的寝室。

4.连续开展三年的研究生学术3分钟主题演讲。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況

(一)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1.优化课程设置

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结合学科发展方向特色,紧密围绕“音乐戏剧”“晋剧基地”“产教融合”等平台,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设、教学站位等方面全面改革,强化课程教学管理,对本学科课程设置进行了梳理与优化。

2.提升课程体系建设质量

确立了素养与能力并重的多层级培养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分为学科基础、专业方向、个性化研究三个层次。旨在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提高综合素质,提升研究生突破前沿问题的瓶颈与能力。

3.完善研究生教学质量监督机制

坚持结果考核和过程考核并重,课程论文实行查重制;实行导师负责制,在学生研究的重要节点导师集体把关,确保研究的方向与质量双合格。

(二)导师选拔培训

本学位点严格贯彻落实教育部、山西省教育厅关于高等教育的相关文件,根据山西大学硕士生导师遴选办法选聘导师。每年通过考核导师的科研成果确定导师本年度招生资格,科研考核分数200以上为合格。导师必须承担至少一门本学科基础课的研究生课程。同时,结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积极做好新导师岗前培训。在此基础上,研究生院成立了研究生督查小组,针对研究生导师授课、论文查重、论文抽检、音乐会质量等工作进行督查。

(三)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校院两级师风师德建设工作组,负责师风师德建设工作,及时了解教师思想动态、工作生活作风情况,进一步严格学术规范,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2.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并执行《关于建立健全师风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实施细则》等十余项规章制度,建立《教师个人师风师德档案》,2022年进一步推进同每一位教师签订《师风师德承诺书》。

3.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师风师德主题教育、制度宣讲、老带新讲座等多种形式,提高导师的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

4.加强监督机制。形成师风师德建设工作组、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纪检监察、学生、家长等多方参与的监督机制。

(四)学术训练(专业实践)情况

本学科高度重视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训练,积极为学生打造训练基地和创新实践的平台,学生在7月录取后就组织参加《山西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与文旅厅、太原西山生态园搭建演出平台,在实践的同时积极参与到导师的课题研究,平均每人在读期间发表省级以上学术论文1.0篇,同时要求专业学位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不少于30次,并主动参与雅艺艺术学校、茱莉亚音乐学校、晋剧传统文化的教学实践

(五)学术交流情况

2022年,本学位点主办了25场专业讲座,成立了教学实践部,在实践部的组织下排练了《中国古诗词音乐会》《意大利托斯蒂音乐会》《中国民歌音乐会》《乐在中--学科交叉实践汇报音乐会》《研路生化享乐一夏主题音乐会》《中国经典作品音乐会》《边歌边舞唱山西音乐会》《中国民族器乐音乐会》歌剧《江姐》清唱剧音乐会《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音乐会》等10场教学实践音乐会,邀请国内外名家开设讲座18场(包括线上讲座),5场学术沙龙与6场舞台专题讨论,开展“导师有约”活动6次。

(六)研究生奖助情况

山西大学研究生教育设有明确的奖助体系。目前,我校研究生资助体系主要包括奖学金、研究生“三助”薪酬、困难补助等。2022年奖学金覆盖人数为32人,覆盖比例97%,助学金覆盖人数为68人,覆盖比例100%。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措施

(一)人才培养

本学位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研究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力提升为核心,学院按照学校的要求以学科发展为龙头,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以演促研紧抓研究生实践教学活动、突出地方特色艺术发展建设等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已于2022年10月初完成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二)教师队伍建设

2022年本学位点新增研究生导师4人,博士生导师2人,学院共有硕士生导生59人。占全院教师总数67%。教师队伍结构更趋合理,为研究生教育发展提供了保障。目前学院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省部级以上课题11项,横向项目5项,获批经费85.6万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3篇,出版专著5部。

(三)科学研究、科研成果转化、促进科技进步

本学位点在注重学术问题展开高端研究的同时,又结合地方文化经济的需求积极展开对接服务。省部级课题中大部分项目都是围绕当前地方文化艺术发展建设所急需的内容而展开的研究性、服务性课题。

(四)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繁荣文化自信

本学位点突出艺术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通过建设艺术数据库、艺术传承基地等方式,切实成为振兴地方文化事业的高端智库。团队在榆次老城、皇城相府、平遥古城等聚落遗产的保护、规划与旅游开发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持续研究地方戏曲民歌、民乐民舞,重点解决当代地方艺术形态的发展问题;通过建设传统艺术数据库、教育部晋剧艺术传承基地,积极介入优秀文化的当代传承,基地团队辐射20所中小学、9个社区,文化传播点击率达900万,在传统文化守正创新带好队、起好头。

(五)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开展改革创新情況

我院在对外交流上制定了新政策、新举措。一是计划与丹麦奥胡斯皇家音乐学院建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方案,鼓励本院教师走出去,积极参加国际会议;二是鼓励导师带学生走出去,让学生能够开阔眼界;三是积极申办国际会议,学院将给予最大的支持。

五、学位点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分析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研究生高水平学术成果较少,艺术学研究生研究的方向面较窄。

2.博士生报考率较低,学术发展的潜力不足。

3.研究生导师出国进修渠道有待拓宽,正高级职称导师年龄偏大。

(二)改进措施

1.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凝练教学特色,注重教学成果的累积,推进研究生学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2.加强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和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和学业考核,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鼓励研究生继续升学、产出更高质量学术成果。

3.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培养本校优秀教师晋升职称,同时引进优秀作曲、艺术学理论博士,建立导师培训制度,强化导师第一责任人制度。

4.抓紧、抓好硕士生导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好的硕士生导师队伍。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联系电话:0351-7010622
Copyright shanx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山西大学